□黄文迪(中国人民大学)
延揽沪上,来归潇湘。“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上,超过500家单位、近1.8万个岗位于黄浦江畔伸出双手,递上真诚的邀请函。以“延揽”之姿主动出击,在中国人才高地广纳贤能;以“来归”之势固本培元,三湘大地沃土厚植,人才本位理念支撑起贤能“顺水来舟”之路。一出一进之间,“三高四新”的美好蓝图正在湖南锚定;“背个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的生动图景,更添画着建设年轻人友好、就业友好型省份的绚丽色彩。
延揽,从湖南来到上海、走向全国,看见四海“彬彬之盛”。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高地与资源联动枢纽,创新资源和人才储备密集,历来是区域引才的要地。在上海开办专场招聘会,意味着湖南不再囿于地域边界被动等待人才流往,而是主动挺进人才聚集的核心区,在源头对接人才资源。这既是对自身产业承载力与政策竞争力的公开检验,也意味着深度融入国家人才发展大局。
来归——“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黄浦江的潮声与湘江的脉动在专场招聘会现场交汇,在宏阔气象外,更被期待的是“来湘留湘”的郑重选择。这次招贤揽才的主动出击,离不开背后的实打实投入和精心布局的底气。“有温度”“高质量”“稳衔接”,正是人才战略的关键词。
从机制建设到细节关怀,湖南的人才战略不但体系周密,而且心意绵密。今年以来,湖南建立了就业岗位信息发布机制,开发上线了“创业在湘”和“留湘来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已累计发布岗位信息超30万个;打造“创业在湘”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找政策、找导师、找课程、找资金、找场地、找设备、找活动等“七找”服务,全程陪跑服务大学生创业。本次招聘会上,为了给前来应聘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工作人员还在会场设置了四台共享打印机。求职者们通过微信扫码等方式,就可以完成自助打印。现场还会提供湖南美食,让在上海的湖南学子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高薪岗位的大规模供给,更是直面了当代青年最现实的薪资焦虑。这不仅是薪酬数字的提升,更是对知识价值、专业能力的充分尊重与制度性认可,对“高质量就业”的深刻诠释。它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在湖南,奋斗值得被兑现,才华不应被低估。“真金白银”的投入,是将人才“流量”固培为“留量”的真诚举措。
本次招聘会构建了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人才支持体系,从体制内岗位到社会化岗位,从传统就业岗位到创业工位,从面向博士后等的专项引才,到面向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岗位的广泛供给——缓冲带铺设、深耕地厚培、跨界桥搭设,这种“全谱系”支持体系,是对当代青年就业形态深刻变革的敏锐回应,也真正体现了人才本位的理念。从脱下学士服到穿上工作服,每一步转型都有政策托底、有路径可循,让青年人才的就业之路走得更稳、更实。在此,“年轻人友好省份”“就业友好型省份”不再停留于一个概念,而是正在成为一个未来。
在一座省份对人才的深切理解与郑重承诺下,我们相信,经由“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将有更多贤才接过一份份真诚、踏实、精美的邀请函,双向奔赴而来,汇聚三湘四水,在这片不断丰饶的沃土上、在个人与时代交汇的前进之浪潮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