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以史为炬,让抗战精神照亮复兴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杨诚谦 2025-09-03 16:56:24
—分享—

□杨诚谦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钟声庄严敲响。这是一个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日子,一个镌刻着正义与和平信念的时刻。站在历史的坐标点上回望,中华民族以14年不屈的浴血奋战,用3500万同胞的牺牲,铸就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今天,我们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珍视和平,更是为了传承抗战精神,以磅礴之力激荡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正义的火焰,以血肉之躯熔铸历史铁律。抗战胜利,是正义对邪恶的终极审判。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中华民族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怒吼回应。杨靖宇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中孤身抗敌,腹中仅存草根棉絮,仍高呼“中国必胜”;赵一曼在日寇酷刑下坚贞不屈,用生命诠释“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戴安澜率部远征缅甸,血战至最后一刻,用生命践行“报国壮志”。这些英雄的名字,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故事,是民族气节的丰碑。抗战精神的核心,正是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历史证明:侵略者的铁蹄或许能践踏山河,但永远无法征服一个民族对正义的坚守。正义的火焰,终将焚尽一切黑暗与暴行。

和平的信仰,以历史之痛捍卫人类尊严。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世界仍面临局部冲突的硝烟、霸权主义的威胁。回望南京大屠杀的血泪、731部队的细菌战、重庆大轰炸的惨烈,我们更深刻懂得:和平绝非天然馈赠,而是需要以勇气与智慧去捍卫。抗战中,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份贡献,源于对和平的珍视,更源于对文明的责任。和平必胜,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中国将永远做世界和平的守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人民的力量,以精神伟力开创复兴伟业。“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根基,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日寇;敌后根据地军民“破袭战”“地道战”智勇双全;海外侨胞捐款捐物、冒死回国参战……这场全民抗战,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人民的力量,在新时代迸发出更璀璨的光芒:从脱贫攻坚战场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到科技创新领域“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突破;从戍边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坚守,到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抗战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化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动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续坚信“人民必胜”,团结14亿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力量,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攻克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以史为炬,照亮复兴之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意义尤为深远。我们既要铭记“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团结,有“不胜不休”的必胜信念;更要思考“未来怎样继续成功”——必须传承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斗争意志、创新勇气,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变局,我们要以史为镜,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以史为炬,高扬“自强不息”的旗帜,在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勇攀高峰;以史为魂,凝聚“万众一心”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磅礴合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穿越时空,依然激荡人心。80年前的胜利,是正义的凯歌、和平的宣言、人民的壮举;80年后的今天,正义长存、精神永续。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帆,以民族复兴为舵,在新时代的航程中,高扬奋斗之志,坚定必胜之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让抗战精神的光芒,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