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作品选登:“吃苦”真的过时了吗

来源:红网 作者:陈舒琪 2024-12-15 14:18:20
—分享—

f5da5d3f1c70438289af93a32cc01454.png

□陈舒琪

你听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这句深入人心的民间古训,被近期电影《抓娃娃》中的主角父母奉为圭臬。他们“有钱却装穷”,不遗余力地营造艰苦环境,旨在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孩子,引发观众对“吃苦教育”的一片唏嘘。

反观现实社会,老年人“没苦硬吃”与年轻人“没福硬享”现象的鲜明对比,成为了自媒体乐此不疲的创作素材,“当代年轻人吃不了苦”的议题也屡屡被端上舆论的餐桌。

不禁要问,“吃苦”为何备受争议?在吃苦与享福之间,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实际上,“吃苦”观念并非无本之木,早在远古时期的“神农氏尝百草”传说便是对其精神最朴素的诠释。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往往把吃苦耐劳作为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却出现如下怪象:‌

“有福不享”“没苦硬吃”的长者哲学。当下的老人似乎总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情怀,诠释着对节俭与勤劳的深刻理解。酷暑盛夏,他们甘愿让汗水浸透衣襟,也不愿轻易按下空调的开关;餐桌上的剩菜,几经加热,依然被视为珍宝;新衣束之高阁,旧衣缝缝补补,好水果存之待客,烂水果自我消化;冰箱里,过期食品默默堆积,杂物间,旧纸盒层层累累。面对健康,他们秉持“无病自寻预防路,有病硬扛显坚韧”的原则,宁愿省下小钱,也不愿轻易踏入医院大门,直至病痛难忍,方才用几倍代价去弥补。

“退而不休”的老人们,拒绝“闲云野鹤”的生活,转而积极投身于力所能及的各项事务之中——洗衣、做饭、种地、带娃……即便在现代化家电日益普及的今天,他们依然坚持亲力亲为,引得不少人调侃,“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机机灵灵上了很多当,骂骂咧咧干了很多活”。

“没福硬享”“苦中作乐”的青年狂欢。有人说:“我定义成功的标准,在于是否把自己照顾得油光水滑。”现在年轻人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投身于一场关于“自我宠爱”的盛宴。他们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PUA,将“拒绝吃苦受累”作为生活注脚。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被赋予了仪式感,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都被精致装点,即便是想象中的“100岁生日”,也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提前庆祝。情绪,则成为了他们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心情不好,就以美食慰藉,心情好,更要以佳肴庆祝,总之不能让“独生嘴”受半点委屈。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先苦不一定后甜,但先甜绝对是当下真实的享受。”这种态度让他们更加追求即时性的幸福与满足。

然而,两套看似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冲突。老一辈为了替儿女省下家用的苦心难以被理解,儿女为了父母身体着想的劝告难以被接受,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大手大脚”也往往招致长辈数落,所有人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共鸣难寻的背后,揭露的是不同人群对于“苦”的迥异感受。笔者经过梳理,认为有以下三大原因。

比如,成长的印记太深。昔日那个以艰苦奋斗为主旋律的时代,赋予了老一辈人深重的不安全感,将吃苦、积累、节省等习惯一笔一划地镌刻进他们的生命里,仿佛唯有历经磨难,才能换取生活的甘甜。在他们的记忆中,是咸鱼配咸菜的朴素日子,是几毛几分的精打细算,是攒了半年钱去镇上买肉的便宜欢喜。时光荏苒,老人们或许并未察觉,这份对吃苦的执着,已悄然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态,即便幸福近在咫尺,也难以学会享受其中滋味。而对于那些不曾经历物资匮乏的年轻一代而言,要求感同身受本来就是极难的事情。

比如,苦难的形态各异。青年一代所承受的压力,往往隐匿于不易察觉之处。996、007的工作模式、快节奏生活的焦虑、职场内卷的重压,以及向往自由精神却难以实现的困境,共同构成了这一代人的独特挑战。同时,在“省吃俭用都是为你好”的“愧疚式教育”下,一些青年人步入社会后产生了“报复性”自我满足倾向。为了喂饱“心里的小孩”,他们通过微小而及时的自我犒赏,寻找最简单的快乐源泉,从而持续激发面对生活挑战、对抗现实重压的强大动力。

再比如,时代的列车太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经意间便将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留在了岁月的站台。一些历经沧桑的老者,内心深处往往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证明自己依旧拥有价值,依然能够为家庭、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他们渴望得到孩子们的关注与认可,那份对亲情的依恋与对归属感的追求,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愈发珍贵而迫切。老年时期的执拗与青少年时期的反叛,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共鸣,即共同面对着一种名为“存在感焦虑”的心理挑战,其背后都是对生命意义与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

如何破解迷局?笔者想到三句话,与大家共勉。

“以爱为名”要站在被爱的立场。浙江日报在《慎用“没苦硬吃”的标签》一文中提到:“如果想‘以爱之名’制止所谓的‘没苦硬吃’,那么至少应该先设身处地去尝试理解老年人何以爱吃苦,在尊重个人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再去帮助他屏蔽危险。”跨越代际鸿沟,关键在于搭起共情的桥梁。因为无论身处何代,人们共同追求的,不是成为一味受苦的西西弗斯,而是获得真正的幸福。事实上,勤俭储蓄并不过时,“取悦自己”亦非谬误,老人们配得上这半生辛劳后的安然,青年们亦担得起美好生活的期待。

苦难值得被铭记但不应当被美化。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一个人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品质,并非苦难的直接产物,它们更多源自于内心的力量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战火纷飞到和平盛世,从温饱难耐到精神富足,每一代人都在自己的成长背景与承受能力下,面对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幸福是一种无法被量化的主观体验,攀比苦难、歌颂苦难并无意义,我们应当鼓励的是自知、自省、自励、自强的人生态度。

“吃苦精神”永不过时。中华历史文明就像一位以苦为道的使者,历经数千年风雨飘摇的艰辛历程,从远古的蛮荒混沌,到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再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每一步文明的跃进都伴随着无数的挑战与磨难。时人常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然革命的钢铁精神恒久不朽。”亦有人感慨,“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在讨论“苦”以外,我们更应放眼展望的,是那份炼就“甜”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秉持着这份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当挺起胸膛大步向前,他们的人生能经冬寒,也知春暖。

不妨饮尽这杯“苦水”,以一颗坚韧而温柔的心,勇敢地将其转化为滋养心灵的“甜”。如此,我们的人生之旅,将不仅是一场对苦难的征服,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本件作品由温州新闻网选送)

5a1c42da-18ef-4335-800b-e21f1e19c82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