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杰逊
电影《周处除三害》也带火了南京的“周处读书台”。据《新华日报》报道,位于南京秦淮区老城南雨花门附近的“周处读书台”及其周边建筑梁武帝光宅寺地块正在进行修缮、整治与改造。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占地约2万平方米,今后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将植入文旅配套,建设开放式游园、综合化社区服务中心等,与老门东、夫子庙区域形成互动关系的山水人文景观。不独此地,南京的老城南还有多处老街区、老街巷正在进行规划与改造,打造独特的城市风景,留住更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
如今,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南京游玩,尤其是深入到南京的老街巷,越来越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说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的惊艳,那么如何让南京的“古董铺子”越开越多,越开越好?也成为了大家关注与期待的话题。
实际上开好“古董铺子”关键在于用好“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文与经济合二为一如何推动发展的机理与路径。文化赋能与经济发展可谓是两翼齐飞,缺一不可。文化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和“催化剂”;反过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文化交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形式。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向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报告时,讲述了六朝博物馆最美落地窗的故事。落地窗内是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六朝故事,落地窗外是层林尽染的古都新颜。
向内,博物馆里六朝石刻、城墙、陶俑、青瓷刻画了六朝的风雅,记录了南京这座城市,人与建筑的审美与内涵,南京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也赋予经济发展旺盛的驱动力;向外,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人选择前往南京旅游,坐高铁,开私家车,亦或是坐着城际列车前来旅游,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人文与经济的贯通也变得更为高效。
此外,博物馆里的高科技运用,使得参观的游客有更强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奔赴、融合发展重新构建了新的文化场域,成为助推经济发展新的引擎,进而又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进步。
说到底,人文经济学的本质还是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无论是南京老城南更多的“古董铺子”推陈出新,还是其他地方的规划改造,都应该突出人的重要性,要因地制宜地用好人文经济学。没有单纯售卖文化的铺子能“做大做强”,更没有只有生意没有文化的铺子能“叫好叫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融方能回答好“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的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