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作品选登:文艺百花园里不能“草多花少”

来源:红网 作者:青阳 张恒东 2024-11-14 14:28:24
—分享—

f5da5d3f1c70438289af93a32cc01454.png

青阳 张恒东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工作之余读读书、刷刷剧、看个电影、看场演出是常态,文艺作品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从《觉醒年代》《山海情》《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影视作品中读历史、观时代精神,从《新龙门客栈》《敦煌女儿》《只此青绿》等戏曲舞蹈中品味中华审美,从小说《应物兄》中反思生活……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三观不正、审美低级、粗制滥造的内容穿越屏幕闯入我们的双眼,比如一些鼓吹炫富拜金、违背公序良俗、混淆是非观念、刻意渲染矛盾的微短剧、网络小说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领域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现象,不容忽视。

当下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文艺作品的主阵地,先来看几组数据——

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96亿人。网民中,网络视频用户为10.68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1%,其中短视频用户10.50亿人,微短剧用户5.76亿人。

广电总局备案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剧的数量多于电视剧,全年取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156部、网络剧199部、重点网络微短剧540部。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此外,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已超40亿,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

网络平台上的文艺作品市场究竟有多大,通过这几组数据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可以说,受众、创作者和作品数量都惊人。

量大代表活力足,同时也伴随着浮躁,带来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缺少精品。

“只会谈恋爱”。无论是都市剧、职场剧,还是修仙剧、穿越剧,恋爱成了主题。比如微短剧里数量庞大的各类霸总剧,剧中人物除了恋爱就是复仇,剧情普遍狗血,有些甚至低俗,看着像是“疯了”,但这种剧动不动就是好几个亿的播放量。在各大平台播放的职场剧,主人公更像是为了谈恋爱才进入职场的,“是披着职场剧外衣的情感剧,跟行业毫无关系”。都市剧也多是甜宠恋爱题材,制造各种甜蜜桥段来快速吸引观众。此外,炫富、出轨、婆媳矛盾、豪门等内容也是屡见不鲜。

与浅薄化伴生的是同质化。套路化生产是当下网络文学IP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尤其是网络文学衍生的影视产业。看到穿越题材的作品火了就都去穿越,霸总剧火了就都去演霸总……然后在另一时空里“攻略王爷”,在霸总剧里“迷倒霸总”。这种同质化现象不但限制了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还影响到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口碑不断降低,难出精品。

“只想挣快钱”。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但优质作品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精心打磨,而当前一些创作者更想挣快钱。比如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创作者在创作时会过度迎合市场需求,不考虑社会影响,甚至为了追求流量和点击率,不惜违背公序良俗,出现了一批哗众取宠、以丑为美、金钱至上、引发容貌焦虑的作品,既影响了行业声誉,也对社会风气造成误导。

“只是靠算法”。当前网络平台算法左右着作品传播的影响力,在流量至上的导向下,娱乐性作品因其直观、轻松的特性,往往能够迅速捕获用户的注意力,成为算法推荐的首选。这也导致了一些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被边缘化,难以进入大众的视野。此外,在内容消费日益碎片化的今天,作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如果难以在海量信息中快速脱颖而出,那么往往就会迅速被新的信息流所淹没。

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创作出既能反映时代风貌,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还能让老百姓入脑入心的好作品,是文艺工作者亟需深思的课题。

多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迭代迅速,不主动学习很容易落伍。尤其是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身负紧扣时代脉搏、讲述好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故事的重任,更应该了解国家大事、政策法规,关注社会发展、科技动态和新生事物,积极扩充科技、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知识,拓宽视野,提升业务能力,达成思想的凝练与升华,最终提升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勤思。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通过对人们熟知的生活进行再创造,提炼出深刻的思想价值,或给人以启迪,或表达出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或体现人们惩恶扬善的美德,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既要扎根人民,真实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又要深刻洞察时代,挖掘时代背后的深层需求。这样才能创作出鲜活的、乐观向上的、能引发群众强烈情感共鸣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文艺作品。不要只着眼于小情小爱、一己悲欢,在“流量为王”的浪潮中迷失方向。

静心。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创作初心和独立性,不被表面的繁荣和短期的利益所诱惑。要做到这点,创作者需要静下心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仔细打磨、反复锤炼作品,提升文艺作品的质量。

实际上,历史上许多流传下来的经典电影、文学名著、传世画作等,往往源自创作者非功利的初心。他们追求的是作品与受众心灵深处的共鸣,因而才能创作出与时代紧密相连、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这种超越时空的共鸣力,正是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精荐。许多观众在看电影、买书之前往往会看看影评、书评,评价不好往往会劝退一些人。相关平台可以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强对文艺作品客观、公平、公正的评论。同时也要加强评论阵地建设,让专业、权威的评论介入文艺创作前沿、引导创作。推动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还可以综合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的曝光和推荐,助其延长生命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就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能够超越一时的热潮,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活力与共鸣。面对新时代下的新挑战,创作者应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真正让文艺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本件作品来源于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5a1c42da-18ef-4335-800b-e21f1e19c82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