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以评论之力 让中国故事在云端开花、现实中结果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汪衡 2024-11-18 23:08:48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110201733.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汪衡 长沙报道

2024年6月14日,一场关于网络评论的盛会——“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结果发布仪式在长沙举办。来自中国外文局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记者、评论员许汝艺和团队成员凭借《五万人搬梯子也要看的村超,有什么魅力?》《从一个到一群:不完美却不设限》荣获视频评论类优秀作品。作为视频评论类的代表,许汝艺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与评论之间的故事。

2024年“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正在火热进行时,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再次聚焦许汝艺与团队,探讨她们的创作故事。以笔为戈、以梦为马,看他们如何借助网络评论大赛的力量,让更多中国故事在网络云端开花,在现实生活中结果。

好评中国提供了“放大正能量声音”的平台

作为一名95后,学生时代许汝艺选择的专业是翻译。她坦言当时选择专业的想法有一点朴素的天真,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很美很有魅力,英语的语言和文化,也有很多不同的魅力,“我希望自己可以做这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媒婆,让更多人都可以能够欣赏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美。”

在研究生毕业之后,许汝艺加入外文局,在中国网担任国际时事短视频评论节目《中国3分钟》的节目策划和主持人。许汝艺解锁了新的标签,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译者变为作者。

这种在一线实践中的转变让她慢慢意识到,让不同的文化交流、对话,是一件远远超越语言转换本身的事情,它的意义,也关乎国家形象、国际舆论等宏大的议题。

好评中国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和契机,能够汇聚、放大正能量的、有意义的声音。“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大家努力创作出好作品,是为了从事新闻传播的初心,而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像好评中国这样的奖项,激励我们继续去创作。”许汝艺说。

用“三分钟”,讲好一个中国故事

“我们的每一期节目只有三分钟。”虽然台上只有3分钟,但更多的功夫是在台下的。以“5万人搬梯子也要看的‘村超’,有什么魅力?”这期节目为例,从选题的角度,许汝艺和团队充分挖掘了村超这一社会时事适合国际传播的“点”:足球运动、群众基础,民族文化,和美乡村。

在成稿和脚本撰写过程中,进行了整合、查证,从事实的一一核查,比如讲到的球员都有什么职业,榕江县足球的历史有资料可考的可以追溯到哪一年,从前,村民们踢球的“院坝”是什么,再到挖掘到村超的出彩之处;再比如,草根球员上演了彩虹过人、远距离任意球破门这样的高难度招式,引来了著名解说员韩乔生和国际球星迈克尔·欧文的关注等等。

“我们把这些精彩和出众,用文字和视频语言展现给了受众,引起他们的兴趣,之后再娓娓道来。”许汝艺说,这些的背后,折射着脱贫攻坚的成果,反映着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体现着来自中国、来自中国乡村的人民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能够引起与外国受众的共鸣。

许汝艺认为,在英文稿的成稿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寻求为受众扫除理解障碍,补充必要信息,行文贴近英文思维,表达简明,追求只用英文看,也是一篇顺畅的作品。

瞄准海外受众 寻求新闻评论更大突破

在参与网络评论大赛的过程中,许汝艺也意识到,作为评论创作者,作为国际传播从业者,需要不断创新,直面挑战。

展现新网红的魅力和银发族的活力、看过淄博的烧烤和贵州的村BA、见证了在西藏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记录下在新疆无私助人的司机,牧民……通过一个个“三分钟”,许汝艺和伙伴们努力拼贴着中国难以为外国受众所知的那些侧面,也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全球议题上展现出中国的答卷。

2021年,他们也开始针对Z世代海外传播进行了探索。以“寻找共性、展现多样”为主要目的,采用更短小的节目形式、更活泼的氛围包装、引入Z世代主播、策划更为年轻的话题,走上街头,把话筒交给Z世代等等,寻求新的突破,瞄准海外Z世代受众,进行更为精准的节目制作和传播。

但同时,当下国际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新闻评论和传播作为一个更宏大的话题,也需要不断创新,比如,面对日新月异的AIGC技术,如何更好利用AI进行创作,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取代。“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去交流探讨,迭代出新的创作思路和方式。”许汝艺说。

因此,许汝艺认为,好评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这里有最独特的表达,最创新的表达形式,以及正能量的、有意义的声音,在这里,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对于2024年“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许汝艺充满了期待,她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评论作品,也鼓励大家积极投稿,参与比赛,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这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相信未来能够有更多精彩的评论作品。”许汝艺说,“给中国、给世界带来更多正能量的好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