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好评中国”动员会现场。
□刘咏燕(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刷屏全网,“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的主题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关注,激发了大学生拿起笔擦亮青春模样、彰显青春担当、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愿望。思维一活天地阔,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始终思考如何发挥以文聚力的引领作用,让青春之声走出校园,“好评中国”给“大思政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和舞台。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需要发声。这些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网生代""Z世代"大学生,网络空间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维护网络世界的清朗,他们奋勇当先。譬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大学生表现了“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自觉,三峡大学的学生发表了《东湖漫评: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共享美好数字生活》,他们说,参与网络建设、提高网络素养、捍卫网络安全,不仅是战略层面的国家大事,更是所有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针对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大学生拍手称快,红网发表青岛大学的作品《网络谣言要靠法律肃清》、荆楚网发表《漫评:谣言止于智者》,大学生表示要提高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提示大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并互相告诫做到“谣言三连”:不听、不信、不传。网评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公信力的关键阵地之一,“好评中国”让大学生动容、动情、动笔,记录用眼睛发现的中国精神,述说用耳朵倾听的人民呼声,讲述内心感应的时代故事,积极创作网评作品,在评好中国中传播网络正能量,献礼党的二十大。
“评”水相逢思无涯,思政课堂开百花。“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网络评论的本质也是讲道理,跳出事件给予理性的视角,以小切口入手,形成明晰的洞见、独到的创见,讲出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给人以信息的增量、思想的增量,以此来凝聚力量。譬如,讲社会治理理论,其核心是一切围绕人民的需要。充分运用法治、科技等手段创新治理体制机制,把“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老师用心讲清楚其中的道理后,拿出“刷屏的核酸贴纸和花样核酸一米线”热搜,让同学们消化、交流、写网评,气氛马上热闹起来。宁夏大学学生写出了《核算间隔线走红,“小创意”带来“大优化”》,广西大学学生发表了《核酸检测贴纸,是笑对疫情的满满人情味》,深刻认识到这些走心、实用又温暖的安排背后,体现的正是各地防疫工作人员坚定不移做好疫情防控的责任与担当,把硬仗打出温度。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用好网评的“盐”,讲出思政的“味”。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如何循序渐进,如何螺旋式上升?在小学阶段侧重了解和认识层面;在中学阶段侧重概念和理解层面;在大学阶段应该强化运用和实践的抓手,在制作微视频、写网评等实践中用心悟懂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积蓄力量和本领以建设将来的中国。从长远看,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必须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譬如,网评就是思政课与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能量”,老师、学生和编辑三方“同向奔赴”,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每一篇文字打磨,都融入参与者的心血,通过思考发出自己的正能量之声,释放魅力。“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互相品读着出自同学之手的文章,思政理论和思政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收获启迪、引“共鸣”、增“回味”。
网评和新闻专业融合天经地义,网评和思政课融合浑然天成。“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搭起了广大网民共评中国的舞台,给“大思政课”提供了一个新机遇。我们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做好“小切口大文章”,尽心打磨尽情比拼。好的文字能够带来力量,正能量可以相互感染,好作品可以流传,“好评中国”将让世界看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的青春力量。
注:上图二维码扫描进入官网即可注册上传参赛。